骨髓,作为人体的造血工厂和免疫中枢,隐藏着诊断疾病的“密码”。骨髓穿刺术通过抽取0.2-0.5ml骨髓液,即可解锁这一密码,成为血液科、肿瘤科等科室的“侦察兵”。本文为您揭示这项检查能揪出哪些健康隐患。
一、核心诊断领域:六大疾病谱系
血液系统疾病
白血病:通过细胞形态学发现原始细胞异常增殖(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见>20%原始淋巴细胞)。
贫血:缺铁性贫血可见细胞外铁消失;再生障碍性贫血显示多系血细胞减少。
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:病态造血细胞比例>10%为关键诊断依据。
感染性疾病
疟疾:骨髓涂片发现疟原虫可确诊(灵敏度高于血涂片)。
结核病:抗酸染色阳性提示结核分枝杆菌感染。
真菌感染:如马尔尼菲蓝状菌病可见细胞内酵母样孢子。
恶性肿瘤
多发性骨髓瘤:浆细胞比例>10%伴M蛋白升高。
淋巴瘤:骨髓侵犯时可见异形淋巴细胞浸润。
实体肿瘤转移:如乳腺癌骨髓微转移灶检测。
代谢性疾病
戈谢病:骨髓中找到“戈谢细胞”(胞浆充满条纹状物质)。
尼曼-匹克病:泡沫细胞堆积呈“桑葚状”。
免疫性疾病
噬血细胞综合征:可见吞噬血细胞的现象。
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:骨髓红系代偿性增生。
遗传性疾病
地中海贫血:红细胞靶形改变及网织红细胞增高。
先天性粒细胞缺乏症:粒细胞系发育停滞。
二、检查流程全揭秘
定位选择
成人首选髂后上棘,儿童可选胫骨近端。
麻醉方式
2%利多卡因局部浸润麻醉,儿童可加用吸入镇静。
穿刺技巧
使用一次性骨髓穿刺针,进针后需旋转针芯防止堵塞。
样本处理
涂片需立即固定(如怀疑疟疾用甲醇固定)。
三、报告解读关键点
细胞形态:注意粒细胞/红细胞比例、巨核细胞数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