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穿包是进行胸腔穿刺术时所使用的一套完整器械组合,包含穿刺针、注射器、无菌洞巾、血管钳等多种物品,在诊断和治疗胸腔积液、气胸等胸部疾病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然而,如同其他有创操作,使用胸穿包进行胸腔穿刺术可能引发一系列并发症,及时、正确的处理对于保障患者安全、改善预后至关重要。
一、胸膜反应
1. 发生原因
胸膜反应是胸腔穿刺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,主要是由于穿刺过程中刺激胸膜或迷走神经,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神经血管反应。此外,患者精神紧张、体质虚弱、术前准备不充分等也是诱发因素。
2. 临床表现
患者常突然出现头晕、面色苍白、出汗、心悸、胸闷、血压下降等症状,严重者甚至会出现晕厥。
3. 处理措施
立即停止穿刺: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胸膜反应,应迅速停止穿刺操作,让患者平卧,头偏向一侧,防止呕吐物误吸。
保持呼吸道通畅:解开患者衣领,保持呼吸道通畅,给予氧气吸入,以提高血氧饱和度。
监测生命体征:密切观察患者的血压、心率、呼吸等生命体征变化,每隔5 - 10分钟测量一次,直至病情稳定。
药物治疗:若患者血压下降明显,可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0.5mg皮下注射或静脉注射,同时建立静脉通路,快速补充血容量,如输注生理盐水或平衡盐溶液。
心理安慰:待患者病情稳定后,对其进行心理安慰,解释胸膜反应的原因,消除其紧张、恐惧心理,以配合后续治疗。
二、血胸
1. 发生原因
穿刺损伤:穿刺针刺破肋间血管、胸廓内动脉或肺内较大血管,导致血液流入胸腔。
凝血功能障碍:患者本身存在凝血功能异常,如血小板减少、凝血因子缺乏等,穿刺后伤口不易止血,易引发血胸。
2. 临床表现
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胸痛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严重者可出现面色苍白、脉搏细速、血压下降等休克表现。胸腔穿刺抽出的液体为血性,且出血量较多时,可在短时间内出现患侧胸部饱满,叩诊呈浊音,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。
3. 处理措施
少量血胸:若出血量较少,患者症状较轻,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,让患者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活动,同时给予止血药物治疗,如氨甲环酸、维生素K等。一般少量血胸可自行吸收,无需特殊处理。
中量及以上血胸:若出血量较多,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、休克等症状,应立即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,排出胸腔内积血,缓解肺部压迫,改善呼吸和循环功能。同时,积极寻找出血原因,若为穿刺损伤所致,可考虑在胸腔镜下进行止血治疗;若患者凝血功能障碍,应给予相应的血液制品输注,如新鲜冰冻血浆、血小板等,纠正凝血异常。
三、气胸
1. 发生原因
穿刺损伤肺组织:穿刺针穿透胸膜进入肺组织,空气从肺内进入胸腔,导致气胸。
穿刺后伤口漏气:穿刺结束后,若未正确封闭穿刺点,空气可通过穿刺通道进入胸腔,引起气胸。
2. 临床表现
患者常突然感到胸痛、胸闷、呼吸困难,严重者可出现发绀、大汗淋漓等症状。查体可见患侧胸部饱满,叩诊呈过清音或鼓音,听诊呼吸音减弱或消失。
3. 处理措施
少量气胸:若气胸量较少,患者症状较轻,可让患者卧床休息,避免剧烈咳嗽和活动,给予吸氧治疗,一般可自行吸收,无需特殊处理。但需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,定期复查胸片,了解气胸吸收情况。
中量及以上气胸:若气胸量较多,患者出现明显呼吸困难、低氧血症等症状,应立即进行胸腔穿刺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术,排出胸腔内气体,缓解肺部压迫,改善呼吸功能。同时,嘱患者避免用力咳嗽、屏气等动作,防止气胸复发。
四、肺水肿
1. 发生原因
胸腔穿刺术过程中,若抽液速度过快、抽液量过多,可导致胸腔内压力骤然下降,使静脉回流增加,心脏负荷加重,从而引发肺水肿。此外,患者本身存在心肺功能不全等情况,也增加了肺水肿的发生风险。
2. 临床表现
患者突然出现呼吸困难、咳嗽、咳粉红色泡沫痰等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端坐呼吸、大汗淋漓、面色苍白等表现。听诊可闻及两肺布满湿性啰音。
3. 处理措施
立即停止抽液:一旦发现患者出现肺水肿症状,应立即停止胸腔穿刺抽液操作,让患者取端坐位,双腿下垂,以减少静脉回流,减轻心脏负荷。
高流量吸氧: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,必要时可使用面罩加压给氧或无创正压通气,以提高血氧饱和度,改善缺氧状态。
药物治疗:遵医嘱给予利尿剂,如呋塞米、氢氯噻嗪等,以减少血容量,减轻心脏负荷;给予强心剂,如西地兰等,增强心肌收缩力;给予血管扩张剂,如硝酸甘油等,扩张外周血管,降低心脏前后负荷。同时,可使用糖皮质激素,如地塞米松等,减轻肺部炎症反应。
五、感染
1. 发生原因
无菌操作不严格:在胸穿包的使用过程中,若未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,如未戴无菌手套、未对穿刺部位进行充分消毒等,易导致细菌侵入胸腔,引发感染。
患者自身免疫力低下:患者本身存在糖尿病、艾滋病等导致免疫力低下的疾病,或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,增加了感染的发生风险。
2. 临床表现
患者可出现发热、寒战、胸痛、咳嗽、咳痰等症状,严重者可出现脓胸。胸腔穿刺抽出的液体可为浑浊脓性液体,细菌培养阳性。
3. 处理措施
抗感染治疗: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,选择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。在药敏结果未出来之前,可根据经验选择广谱抗生素,如头孢菌素类、青霉素类等。
胸腔引流:若患者已形成脓胸,应尽早进行胸腔闭式引流术,排出脓液,促进肺复张,改善呼吸功能。同时,定期冲洗胸腔,保持引流通畅。
支持治疗:给予患者充分的营养支持,增强机体免疫力,促进病情恢复。鼓励患者咳嗽、咳痰,协助翻身、拍背,以利于痰液排出。
在使用胸穿包进行胸腔穿刺术时,医护人员应充分了解可能出现的并发症,严格遵守操作规程,加强术前评估和准备,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,术后做好护理和随访工作。一旦发生并发症,应及时、正确地采取处理措施,以降低并发症的危害,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