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性使用无菌导尿管的使用需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,确保患者安全并降低感染风险,具体操作流程如下:
一、操作前准备
患者评估
确认导尿指征(如尿潴留、手术需求、危重患者尿量监测等)。
检查尿道有无损伤、狭窄或感染,评估患者意识状态及配合度。
老年女性需注意尿道口回缩,男性需评估前列腺增生情况。
物品准备
基础物品:无菌导尿包(含导尿管、洞巾、镊子、消毒棉球)、生理盐水、注射器(气囊导尿管用)、无菌手套、集尿袋、手消毒液。
特殊物品:润滑剂(如石蜡油)、便盆、治疗巾、小橡胶单、浴巾、屏风(保护隐私)。
导尿管选择:成人常用16-18Fr,儿童根据年龄选择8-12Fr;前列腺增生患者需减小尿管口径。
环境准备
关闭门窗,调节室温至22-24℃,用屏风遮挡患者,保护隐私。
协助患者取仰卧位,女性屈膝外展,男性平卧,双腿略分开。
二、操作流程
手卫生与初步消毒
操作者戴无菌手套,用消毒棉球按性别进行初步消毒:
女性:由外向内消毒阴阜、大阴唇,分开大阴唇消毒小阴唇和尿道口。
男性:自尿道口向外旋转消毒龟头及冠状沟,翻转包皮消毒尿道口。
消毒范围:女性直径15cm,男性至少10cm,每个棉球限用一次。
二次消毒与铺巾
更换手套,铺无菌洞巾,暴露外阴部。
再次消毒尿道口:
女性:分开小阴唇,消毒尿道口、两侧小阴唇、尿道口(顺序:内-外-内)。
男性:提起阴茎与腹壁呈60°,消毒尿道口、龟头及冠状沟。
消毒后,将污染棉球和镊子放入床尾弯盘内。
置入导尿管
润滑导尿管:用润滑液棉球润滑导尿管前段,减少对黏膜的刺激。
插入导尿管:
女性:持镊子夹持导尿管,轻轻插入尿道4-6cm,见尿液流出后再插入1-2cm。
男性:提起阴茎,插入导尿管至尿道18-22cm(通过尿道狭窄部时稍停顿),见尿后继续插入2-3cm。
关键点:插管遇阻力时勿强行推进,可嘱患者深呼吸或更换更细导管。
固定与连接
气囊固定:向气囊导尿管注入生理盐水10-15ml(儿童5-10ml),轻拉确认固定。
连接集尿袋:将导尿管末端与无菌集尿袋连接,悬挂于床沿低于膀胱位置,避免尿液逆流。
三、操作后处理
患者护理
协助患者整理衣物,取舒适卧位。
观察尿液颜色、性状及量,记录导尿时间、尿量及患者反应。
膀胱高度膨胀且极度虚弱的患者,第一次放尿不得超过1000ml,以防虚脱或血尿。
用物整理
撤去洞巾、治疗巾,将污染物品弃于医用垃圾桶内。
脱去手套,用手消毒液消毒双手,清理操作台面。
健康教育
指导患者多饮水,每日饮水量≥2000ml,以稀释尿液、减少感染风险。
保持集尿袋低于膀胱水平,避免管路扭曲或受压。
长期留置导尿管者,需定期更换导尿管(一般每周1次)和集尿袋(每2-3天1次)。
四、注意事项
无菌原则
操作全程需戴无菌手套,避免触碰非无菌区域。
导尿管误插入阴道或脱出时,必须更换无菌导尿管重新插入。
机械损伤预防
选择光滑和粗细适宜的导尿管,插管及拔管时动作轻柔。
男性尿道长而弯曲,需根据解剖特点操作,避免损伤尿道黏膜。
特殊人群护理
脊髓损伤患者避免过度牵拉导尿管,防止自主神经反射亢进。
前列腺增生患者需减小尿管口径,必要时请专科医师协助插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