胸穿包使用前的物品准备需严格遵循无菌原则,并涵盖基础器械、辅助物品、急救设备及特殊场景专用工具,以确保操作安全、顺利。以下是详细分类及说明:
一、基础器械(胸穿包内核心组件)
穿刺针
规格选择:根据积液性质和量选择针头粗细(16-18G为常用,渗出液或需引流时选16G,漏出液或少量积液选18G)。
类型:普通穿刺针或带侧孔的引流针(如猪尾巴导管配套针),后者适用于需持续引流的情况。
注射器
20ml注射器:用于抽取胸腔积液进行常规检查(如生化、细胞计数)。
50ml注射器:用于大量积液引流或需要快速减压时(如张力性气胸合并胸腔积液)。
辅助工具
血管钳(2把):用于夹闭引流管或调整穿刺针深度。
镊子(1把):传递无菌物品(如纱布、棉球)。
洞巾:覆盖穿刺区域,建立无菌屏障。
纱布(5-10块):用于压迫止血或清洁穿刺点。
棉球(5-10个):消毒皮肤或擦拭血迹。
标本容器
无菌试管:用于常规胸腔积液检查(如蛋白、乳酸脱氢酶)。
抗凝管(如EDTA管):用于细胞学检查(如肿瘤细胞筛查)。
福尔马林固定液:用于病理活检标本的固定(若需组织学检查)。
二、辅助物品(胸穿包外需额外准备)
局部麻醉用品
2%利多卡因(5-10ml):局部浸润麻醉,减少患者疼痛。
5ml注射器(1支):配制利多卡因溶液。
针头(25G或27G):用于皮下注射麻醉药。
消毒用品
碘伏或氯己定消毒液:皮肤消毒(75%酒精已逐渐被替代,因刺激性较强)。
无菌手套(双层):外层手套用于直接接触患者,内层手套用于操作器械。
口罩、帽子:遮盖口鼻及全部头发,防止毛发脱落污染。
引流装置(如需持续引流)
引流管(如猪尾巴导管):连接穿刺针与水封瓶或负压吸引装置。
水封瓶:用于封闭式引流,防止空气进入胸腔。
负压吸引装置:调节负压范围(-10至-20cmH₂O),避免压力过大导致肺损伤。
超声设备(如采用超声引导)
超声仪:实时显示胸膜腔及周围结构(如血管、神经、肺组织)。
探头(高频线阵探头,5-10MHz):优化胸膜腔图像分辨率。
耦合剂:减少探头与皮肤间的空气间隙,提高图像质量。
三、急救物品(应对并发症)
止血用品
肾上腺素(1mg/1ml):若穿刺损伤肋间动脉导致出血,局部注射稀释后肾上腺素(1:10000)止血。
无菌纱布(加压包扎用):若穿刺点持续渗血,需延长压迫时间(10-15分钟)。
气胸处理用品
胸腔闭式引流包:若穿刺后出现气胸(患者突发胸痛、呼吸困难),立即行胸腔闭式引流。
中心静脉导管(可选):作为临时引流管,适用于需快速减压但无闭式引流包时。
过敏反应处理用品
地塞米松(5mg/1ml):若患者对利多卡因或消毒液过敏,静脉注射抗过敏。
异丙嗪(25mg/1ml):缓解过敏引起的瘙痒、皮疹。
四、特殊场景专用物品
儿童患者
小号穿刺针(20-22G):减少组织损伤和疼痛。
水合氯醛(10%溶液,0.5ml/kg):口服镇静,降低恐惧感。
家长陪同:心理支持,减少操作中断。
凝血功能障碍患者
新鲜冰冻血浆(10-15ml/kg):术前输注,纠正INR至<1.5。
血小板(1U/10kg):若血小板<50×10⁹/L,术前输注提升计数。
明胶海绵:穿刺后填塞穿刺点,辅助止血。
机械通气患者
低潮气量模式:操作前将潮气量降至5ml/kg,减少肺压缩风险。
腋中线第4-5肋间穿刺点:避开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高发区(如肩胛线第8-9肋间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