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官网!

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188-5252-8877

产品中心

PRODUCT

全国服务热线

188-5252-8877

气管插管是急救和麻醉中常用的重要操作,用于维持气道通畅、保证通气和氧合,但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

发布时间:2025-09-16

气管插管是急救和麻醉中常用的重要操作,用于维持气道通畅、保证通气和氧合,但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。以下是气管插管可能带来的并发症及其处理措施,按发生阶段和类型分类整理:

普通气管插管.jpg

一、插管操作相关并发症

1. 牙齿损伤或脱落

原因:操作时暴力或患者张口度不足导致。

处理:

操作前评估患者牙齿情况,使用开口器时动作轻柔。

若发生牙齿脱落,立即寻找脱落牙齿并妥善保存(如浸泡于生理盐水中),后续由口腔科处理。

避免强行撬动牙齿,必要时使用喉镜辅助暴露声门。

2. 口腔、咽喉或气道黏膜损伤

原因:插管时导管摩擦或喉镜压迫黏膜。

处理:

操作前充分润滑导管,减少摩擦。

轻柔操作,避免过度用力或反复尝试。

术后观察口腔黏膜有无出血、溃疡,局部可涂抹抗生素软膏促进愈合。

3. 误入食管或单侧支气管

原因:解剖异常、操作不熟练或患者体位不当。

处理:

确认导管位置:通过听诊双肺呼吸音、观察胸廓起伏、监测呼气末二氧化碳(ETCO₂)波形及血气分析确认。

若误入食管,立即拔出导管,重新插管并再次确认位置。

若误入单侧支气管(多为右侧),调整导管深度至中线位置(通常成人导管尖端距门齿22-24cm)。

4. 喉痉挛或支气管痉挛

原因:刺激声门或气道高反应性。

处理:

立即停止操作,给予100%氧气吸入。

静脉注射糖皮质激素(如地塞米松)或支气管扩张剂(如沙丁胺醇)。

严重者需使用肌松剂(如罗库溴铵)后重新插管。

二、插管后早期并发症

1. 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(VILI)

原因:机械通气压力过高或容量过大导致肺泡过度扩张或剪切力损伤。

处理:

调整呼吸机参数,采用保护性肺通气策略(如小潮气量6-8mL/kg、适当PEEP)。

监测平台压(≤30cmH₂O)和驱动压(≤15cmH₂O)。

定期评估肺部情况,必要时行胸部CT检查。

2. 气压伤(如气胸、纵隔气肿)

原因:肺泡破裂导致气体进入胸膜腔或纵隔。

处理:

立即降低气道压力,必要时行胸腔闭式引流(气胸)或观察(纵隔气肿)。

暂停机械通气,改用高频通气或手控通气。

3. 导管堵塞

原因:分泌物干涸、血块或异物阻塞导管。

处理:

定期吸痰,保持气道湿润(如使用雾化吸入)。

若完全堵塞,尝试用生理盐水冲洗导管,无效时需更换导管。

4. 导管脱出或移位

原因:固定不牢、患者躁动或头部活动过度。

处理:

加强导管固定(如使用胶布或固定器),定期检查导管深度。

若脱出,立即评估患者呼吸情况,必要时重新插管。

三、插管后长期并发症

1. 声带损伤或麻痹

原因:导管压迫或喉镜损伤喉返神经。

处理:

拔管后观察声音变化,若持续嘶哑需行喉镜检查。

轻度损伤可自行恢复,严重者需耳鼻喉科干预(如声带注射或手术)。

2. 气管狭窄

原因:导管长期压迫气管黏膜导致纤维化或瘢痕形成。

处理:

避免长时间插管(一般不超过7天),定期评估气道情况。

若发生狭窄,可行气管扩张术或支架置入。

3. 鼻窦炎

原因:经鼻插管破坏鼻腔黏膜屏障,继发感染。

处理:

优先选择经口插管,减少经鼻插管时间。

局部使用抗生素滴鼻液,必要时行鼻窦穿刺引流。

4. 感染(如呼吸机相关性肺炎,VAP)

原因:细菌定植于气道或胃内容物反流误吸。

处理:

严格无菌操作,定期更换呼吸机管路。

抬高床头30-45°,减少误吸风险。

使用选择性消化道脱污染(SDD)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。

根据病原学结果选用敏感抗生素。

四、拔管相关并发症

1. 喉水肿

原因:拔管后喉部黏膜充血水肿导致气道梗阻。

处理:

拔管前评估喉部情况,必要时使用糖皮质激素(如甲泼尼龙)预防。

拔管后密切观察呼吸音和血氧饱和度,若发生喉水肿,立即重新插管或行气管切开。

2. 误吸

原因:胃内容物或口腔分泌物反流。

处理:

拔管前充分吸净胃内容物和口腔分泌物。

拔管后保持半卧位,避免立即进食。

3. 再次插管困难

原因:喉部水肿、瘢痕形成或解剖结构改变。

处理:

拔管前评估再次插管可能性,准备困难气道工具(如光棒、纤维支气管镜)。

若无法重新插管,立即行气管切开。

五、特殊情况并发症

1. 困难气道患者

原因:解剖异常(如肥胖、小下颌、颈椎疾病)导致插管失败。

处理:

操作前评估气道难度,准备备用方案(如喉罩、纤维支气管镜引导插管)。

必要时唤醒患者或改用清醒插管技术。

2. 儿童患者

原因:气道解剖特殊(如喉头位置高、气管狭窄)。

处理:

使用合适尺寸的导管(无气囊导管可减少损伤)。

避免过度压迫喉部,操作轻柔。

总结

气管插管的并发症涉及操作前、中、后多个阶段,需通过规范操作、密切监测和及时干预来降低风险。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气道管理技能,定期培训并更新知识,以保障患者安全。


X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huaxingplh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