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官网!

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188-5252-6767

产品中心

PRODUCT

全国服务热线

188-5252-6767

麻醉科医生的“新宠”:喉罩如何降低术后咽喉痛发生率?

发布时间:2025-10-11


在手术室的无影灯下,麻醉医生手中的器械往往决定着患者的舒适度与安全。近年来,一种名为“喉罩”的声门上通气装置正悄然改变全麻手术的气道管理方式——它不仅简化了操作流程,更以“低创伤、高舒适”的特性,将术后咽喉痛发生率从传统气管插管的28.6%降至0%-12%。这场“温柔革命”背后,究竟藏着哪些科学奥秘?

 

一、传统插管的“隐痛”:为何术后总喊“喉咙痛”?

过去,气管插管是全麻手术中建立气道的“金标准”。医生需用喉镜暴露声门,将导管插入气管,这一过程虽能确保气道绝对密闭,却像一把“双刃剑”:喉镜的机械压迫、导管的摩擦刺激,可能损伤咽喉黏膜,引发术后剧烈疼痛、吞咽困难,甚至声带水肿。研究显示,气管插管后咽喉痛的发生率高达28.6%,部分患者需数日才能缓解。

 

“曾有患者术后哭着说‘喉咙像被刀割’,这让我们意识到:气道管理不能只追求‘安全’,更要关注‘舒适’。”某三甲医院麻醉科主任李医生回忆道。

 

二、喉罩的“温柔哲学”:从“硬插管”到“软着陆”

喉罩的出现,为气道管理提供了“第三条路”。它由硅胶或塑料制成,形似“气球导管”,通过鼻腔或口腔置入咽喉部,气囊充气后封闭喉口,形成人工气道。与传统插管相比,喉罩的“温柔”体现在三大设计突破:

 

免喉镜,减刺激

喉罩无需暴露声门,盲探法即可置入,避免了喉镜对舌根、会厌的机械压迫。例如,在乳腺癌根治术中,使用喉罩的患者术后咽喉痛发生率仅8%,远低于气管插管的28.6%

低压气囊,护黏膜

喉罩气囊压力可精准调控(通常<60cmHO),远低于气管导管对声门的持续压迫,显著减少黏膜水肿和溃疡。某研究纳入200例全麻患者,喉罩组术后24小时咽喉痛评分(0-10分)平均为2.1分,而插管组达5.7分。

浅麻醉耐受,药量减

患者对喉罩的耐受性更强,浅麻醉状态下即可维持气道通畅,所需麻醉药量比插管减少20%-30%。药量降低意味着术后苏醒更快,咳嗽、呛咳等应激反应减少,进一步保护咽喉黏膜。

三、临床实证:从乳腺癌手术到儿科麻醉的“普适价值”

喉罩的“温柔效应”已在多类手术中得到验证:

 

乳腺癌根治术:喉罩组术后咽喉痛发生率8%,插管组28.6%,且喉罩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更稳定,咳嗽、体动发生率降低40%

短小手术:如人工流产、体表肿物切除,喉罩置入仅需10-15秒,术后咽喉不适几乎可忽略,患者满意度达98%

儿科麻醉:儿童气道更脆弱,喉罩避免了插管对声带的损伤。某医院对501-5岁患儿的研究显示,喉罩组术后哭闹、拒食发生率比插管组降低65%

“现在连小儿患者都主动问‘医生,能用那个不痛的管子吗?’”李医生笑道,“喉罩让麻醉从‘让人睡着’变成了‘让人舒适地睡着’。”

 

四、并非“万能盾”:喉罩的适用边界与安全防线

尽管喉罩优势显著,但麻醉医生始终强调:“没有完美的工具,只有合适的选择。”喉罩的禁忌症需严格把握:

 

饱胃或反流风险患者:如急诊创伤、肠梗阻患者,胃内容物可能经喉罩边缘反流误吸,导致吸入性肺炎。

气道高压需求:腹腔镜手术等需高气道压(>20cmHO)时,喉罩可能漏气,需改用气管插管。

长期使用风险:喉罩压迫会厌可能导致水肿,建议单次使用不超过6小时。

“我们会在术前评估患者的胃排空情况、手术类型,甚至通过超声检查胃内容物量,再决定是否用喉罩。”李医生介绍,“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。”

 

五、未来已来:喉罩技术的“进化论”

随着材料科学与麻醉学的进步,喉罩正在变得更智能、更安全:

 

双管喉罩:增加胃管引流通道,可主动抽吸胃内容物,将反流误吸风险降至0.3%

可视化喉罩:集成摄像头,医生可通过屏幕观察喉部结构,置入成功率提升至99%

药物涂层喉罩:表面覆盖利多卡因凝胶,进一步抑制咽部应激反应,术后咽喉痛发生率有望接近0%

“十年前,喉罩还是‘困难气道的备选’,现在它已成为许多手术的首选。”李医生感慨,“麻醉的终极目标,是让患者忘记气道的存在——醒来时,只记得手术的成功,不记得任何不适。”

 

结语:一场关于“舒适医疗”的静默革命

“硬插管”到“软着陆”,喉罩的普及折射出医学人文的进步:它不仅是一项技术革新,更是对患者体验的深度关怀。当手术室的灯光再次亮起,那些轻声说“喉咙一点也不痛”的患者,正是这场“温柔革命”最好的注脚。

 

麻醉医生的“新宠”,终将成为患者的“旧爱”——因为最好的医疗,本就该让人忘记疼痛的存在。

 

喉罩气道导管11.jpg

X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huaxingplh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