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适应症

门静脉高压引起的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
包括经输血、补液、止血药物治疗难以控制的食管-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者。
有手术指征但不具备紧急手术条件的患者(如因病情危重、手术风险高或医院条件限制无法立即手术)。
手术后、内镜下注射硬化剂或套扎术后再出血,且一般止血治疗无效者。
不具备紧急内镜下行硬化剂注射或套扎术条件者(如设备不足、医生经验欠缺或患者病情不允许)。
内镜下紧急止血操作失败者(如内镜视野不清、操作困难或止血效果不彻底)。
其他紧急出血场景
对于低级别医院(如二级以下医院)或无法行急诊胃镜检查的患者,三腔双囊胃管可作为临时止血措施,为转诊或进一步治疗争取时间。
二、禁忌症
以下情况的患者不宜使用三腔双囊胃管:
拒绝接受者:患者或家属明确拒绝使用该设备。
神志不清且不能配合者:如昏迷、躁动不安无法配合操作的患者(需先镇静或约束,但风险较高)。
食管或胃部分/全部切除术后:解剖结构改变,气囊无法正常压迫出血部位。
严重心血管疾病:如严重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心功能不全者(气囊压迫可能诱发心律失常、心衰加重等)。
其他禁忌:如鼻腔狭窄、凝血功能障碍(增加操作风险)或已知对硅橡胶/PVC材质过敏者。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操作时机:置管应在呕血间歇期进行,避免在患者呕吐时操作,以防误吸。
患者配合:清醒患者需解释操作目的,取得配合;烦躁患者需适当约束,防止拔管。
气囊管理:
首次充气:胃囊先充气150-200ml(压力50-60mmHg),食管囊充气100-150ml(压力30-40mmHg)。
定期放气:每12小时放气15-30分钟,避免黏膜受压过久导致糜烂、坏死。放气前口服液体石蜡15-20ml,防止黏膜与气囊粘连。
观察与护理:
定时抽吸胃内容物,观察出血是否停止(如胃液颜色变清、量减少)。
密切监测生命体征(血压、心率、呼吸)、意识状态及鼻腔/口腔分泌物。
防止气囊脱出或漏气:固定胃管时用绷带或滑轮牵引,避免移位。
拔管指征:出血停止24小时以上,气囊放气后无再出血,方可拔管。拔管前口服液体石蜡,缓慢拔出,避免损伤黏膜。
四、临床价值
三腔双囊胃管通过气囊压迫食管下段和胃底部静脉,达到机械性止血的目的,其止血率约80%,但并发症发生率10%-20%(如黏膜糜烂、吸入性肺炎等),再出血率25%-50%。因此,它通常作为临时过渡措施,待患者病情稳定后,应尽早行内镜治疗、介入治疗(如TIPS)或外科手术,以降低再出血风险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