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官网!

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188-5252-8877

产品中心

PRODUCT

全国服务热线

188-5252-8877

三腔双囊胃管(即三腔二囊管)主要用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紧急压迫止血,其使用需严格遵循操作规范

发布时间:2025-11-17

以下是详细的使用注意事项:

三腔双囊胃管F18.jpg

一、术前准备与检查

器械检查

确认三腔二囊管通畅,无漏气或变形。可通过向胃囊和食管囊分别注气(胃囊200-300mL,食管囊100-150mL),用弹簧夹检查气囊是否完好。

标记管腔位置,在管壁上标记45cm、60cm、65cm刻度,便于插入时掌握深度。

患者准备

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,取得配合,缓解紧张情绪。

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,头偏向一侧,清除鼻腔内分泌物,防止误吸。

若患者正在呕血,需暂停置管,待呕血停止后再行操作。

二、操作规范与技巧

润滑与插入

用液状石蜡充分润滑三腔二囊管前端及气囊表面,减少插管时对咽喉部的刺激。

经鼻腔缓慢插入管道,插入约15cm至咽部时,嘱患者做吞咽动作并深呼吸,随吞咽顺势送管至60-65cm(成人胃管插入长度通常为45-55cm,三腔二囊管需更长)。

插入过程中动作轻柔,避免用力过猛导致食管痉挛或黏膜损伤。

确认位置

通过以下方法确认管端是否在胃内:

回抽胃液:若抽出胃内容物或血液,表示管端已到达胃内。

注入空气听诊:向胃管内注入空气,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。

水中观察: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,无气泡逸出表示管端在胃内。

气囊充气与固定

胃囊充气:先向胃气囊注入空气200-300mL,维持囊内压50-60mmHg(约6.7-8.0kPa),用气囊活塞关闭管口,防止漏气。

将三腔管向外牵拉,至有轻度弹性阻力时,表示胃气囊已压迫于胃底和部分食管下段。

用宽胶布将三腔管固定在患者面部,防止滑脱。

食管囊充气:若胃囊充气后仍有呕血,再向食管气囊注入空气100-150mL,维持囊内压30-40mmHg(约4.0-5.3kPa)。

食管囊充气后,患者可能出现气道受压、呼吸困难等不适,需密切观察呼吸及血氧饱和度。

牵引固定:通过滑轮装置悬挂0.5kg重物进行持续牵引,牵引角度为30°-45°,牵引物离地面5-10cm,保持有效压迫。

三、术后护理与观察

生命体征监测

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(如血压、心率、呼吸)、意识状态及鼻腔、口腔分泌物情况。

定期抽吸胃内容物,观察胃液颜色、性质和量,判断出血是否停止。

气囊压力管理

每隔4-6小时放气一次,每次放气15-30分钟,防止食管和胃黏膜受压过久导致糜烂、坏死。

放气后重新充气时,需监测气囊压力,补充测压后外逸的气体(通常补充5mL空气)。

若发现气囊压力逐渐减低或不升,可能为漏气或气囊破裂,需及时检查更换。

口腔与鼻腔护理

每日两次向鼻腔滴入少许液状石蜡,防止三腔二囊管黏附于鼻黏膜。

保持口腔清洁,每日做口腔护理两次,防止口腔感染。

体位与活动

置管期间患者应取半卧位,保持生命体征平稳。

避免剧烈咳嗽、打喷嚏或频繁吞咽,防止管道移位或气囊上滑引起窒息。

四、拔管与后续观察

拔管时机

止血24小时后,可先释放食管囊气体,观察12小时无活动性出血后,再释放胃囊气体并缓慢拔管。

拔管前需口服20-30mL液状石蜡润滑管壁,减少黏膜损伤风险。

拔管后观察

拔管后24小时内仍需严密观察病情,警惕再出血。

若患者出现胸骨下不适、恶心或频繁期前收缩等症状,可能为胃囊进入食管下段或食管囊充气过量压迫心脏,需立即调整。

五、特殊情况处理

气囊漏气或移位

若胃囊充气不足或漏气,可能导致胃囊向外拉阻塞咽喉部引起窒息,需立即放开气囊口或剪断三腔管放出气体。

若气囊上滑引起窒息,需立即将气囊口放开或剪断三腔管,并采取急救措施。

出血复发

若放气后出血复发,需重新充气压迫或考虑急诊手术(如剖腹探查、腹腔通畅引流)。

六、操作禁忌与注意事项

禁忌症

严重冠心病、高血压、心功能不全患者慎用,因气囊压迫可能加重心脏负担。

昏迷或呼吸困难者需先畅通呼吸道或建立人工气道后再行置管。

操作原则

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,避免感染。

操作需由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执行,置管时间不宜超过72小时。

定期更换三腔二囊管(一般每24-48小时更换一次),降低感染风险。


X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huaxingplh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