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官网!

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188-5252-6767

产品中心

PRODUCT

全国服务热线

188-5252-6767

喉罩使用全指南:哪些情况适合?如何降低风险?

发布时间:2025-08-01


在麻醉与急救领域,喉罩(Laryngeal Mask Airway, LMA)凭借其“无创通气”的独特优势,成为连接面罩与气管插管的“黄金桥梁”。它既能避免气管插管对喉部的机械损伤,又比传统面罩更有效地封闭气道,尤其适用于短小手术、困难气道管理及急救复苏等场景。然而,如何精准把握适应证、科学规避风险,仍是临床应用中的关键课题。


一、精准适配:喉罩的六大核心应用场景

困难气道患者的“救命稻草”

对于颈椎损伤、颌面畸形或张口受限等气管插管困难患者,喉罩可经口盲插完成快速通气,避免因反复尝试插管导致的缺氧风险。例如,颈椎不稳定患者需保持头部中立位,喉罩无需显露声门,仅需轻度头后仰即可置入,显著降低神经损伤概率。

短小手术的“首选方案”

在四肢、体表等无需肌肉松弛的手术中,喉罩可保留患者自主呼吸,减少麻醉药用量,缩短苏醒时间。研究显示,喉罩用于眼科手术时,术后呛咳、呕吐发生率较气管插管降低60%,眼压波动幅度减小40%,尤其适合闭角型青光眼患者。

急救复苏的“时间争夺者”

在心肺复苏(CPR)中,喉罩可快速建立有效通气,无需中断胸外按压。统计表明,使用喉罩的CPR患者,首次通气成功率达86%,为电击除颤争取了宝贵时间。

微创手术的“气道守护者”

腹腔镜手术中,气腹导致的膈肌上抬会显著增加呼吸阻力。喉罩通过优化气道密封性,可维持患者氧合,同时减少胃胀气风险。

特殊体位手术的“灵活选择”

对于俯卧位或侧卧位手术,喉罩的固定稳定性优于面罩,且不易因体位改变而移位,保障通气安全。

困难插管的“过渡工具”

当纤维光导支气管镜或气管导管难以通过声门时,喉罩可作为“引导通道”,辅助完成插管操作。

二、风险防控:五大策略筑牢安全防线

严格筛选适应证,规避“禁忌雷区”

绝对禁忌:未禁食、胃排空延迟、食管裂孔疝、妊娠中期后、肠梗阻等反流高风险患者;咽喉部脓肿、肿瘤或气道梗阻患者;张口度<2.5cm的狭窄患者。

相对禁忌:肥胖(BMI>30)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(COPD)、肺顺应性降低患者需谨慎评估通气压力,避免胃胀气。

型号匹配:个性化选择是关键

喉罩型号需根据体重、年龄精准选择:

成人:30-50kg选3号,50-70kg选4号,70-100kg选5号,>100kg选6号。

儿童:<5kg用1号,5-10kg用1.5号,10-20kg用2号,20-30kg用2.5号。

创新方法:对于无法测量体重的患儿,可采用“三指宽度法”——将喉罩前部紧贴小儿食指、中指、无名指并拢的最大宽度,匹配最适型号。

规范操作:细节决定成败

置入技巧:

常规法:头后仰,喉罩沿舌正中线贴咽后壁下滑至阻力点,充气后固定。

逆转法:喉罩口朝硬腭置入,旋转180°后推进,适合张口受限患者。

深度控制:<10岁患儿置入深度=10cm+0.3×年龄(岁),避免过深导致通气不良或过浅漏气。

充气压力:以最小充气量实现密封,4号喉罩初始充气10-15ml,若漏气再逐步增加5-10ml,避免套囊压力过高压迫黏膜。

实时监测:动态评估通气效果

听诊双肺:确认呼吸音对称,排除单侧肺通气。

观察胸廓:正压通气时胸廓起伏均匀,无胃部膨胀。

监测PETCO₂:维持35-45mmHg,若持续升高提示漏气或阻塞。

气道压警戒:正压通气时气道压<20cmH₂O,避免气体入胃。

并发症处理:早识别、快干预

喉痉挛:多因麻醉过浅或分泌物刺激引发,需立即加深麻醉并给予肌松剂。

误吸:饱胃患者禁用喉罩;术中发现反流时,立即拔除喉罩并吸引分泌物。

气道损伤:操作轻柔,避免反复尝试;术后咽喉痛可通过冷敷或局部利多卡因凝胶缓解。

三、未来展望:技术迭代与场景拓展

随着材料科学与麻醉学的进步,喉罩正朝着“更智能、更安全”的方向演进:


双腔喉罩:通过独立引流管降低误吸风险,适用于腹腔镜等高风险手术。

可视喉罩:集成摄像头或光纤,实现置入过程可视化,提升操作精准度。

超声引导:利用超声定位喉罩位置,尤其适合肥胖或颈部解剖异常患者。

喉罩不仅是麻醉医生的“得力助手”,更是患者安全的“隐形盾牌”。通过精准适配场景、科学防控风险,我们能让这一“无创通气神器”在临床中发挥更大价值,为患者铺就一条更安全、更舒适的麻醉之路。


喉罩气道导管11.jpg

X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huaxingplh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