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次性使用三通阀是医疗、实验室等领域中控制流体流向的关键工具,其使用需严格遵循规范流程,以确保操作安全性和有效性。以下是具体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:
一、使用前准备
选型与核对
根据用途选择型号:普通输液用三通阀(如输注两种药液)或专用款(如带压力传感器接口用于重症患者监测)。
核对接口规格:确保与输液器、注射器等连接部件匹配(如标准鲁尔接口需对应相同接口的三通阀)。
案例:曾有护士误将压力监测型三通阀用于普通输液,因接口直径不同导致漏液,浪费药液且增加患者受凉风险。
外观检查
检查阀体:透明阀体无裂痕、杂质,三个接口无变形或破损。
测试阀芯:轻轻旋转阀芯,确认转动顺畅无卡顿或松动。若阀体有裂痕或阀芯卡顿,需立即更换。
无菌处理
打开包装后,手仅接触阀体外侧,避免触碰接口内部和阀芯接触面。
将三通阀置于无菌治疗盘内,覆盖无菌纱布,防止暴露在空气中被污染。
二、连接管路
连接顺序
主接口(IN/患者接口):连接输液器或主要药液管道。
支路接口(OUT/临时接口):连接注射器或辅助药液管道。
避免污染:连接时防止不同管路接头相互碰撞,预留调节阀芯的空间,避免管路缠绕。
拧紧接口
将输液器或注射器接头对准三通阀接口,轻轻插入后顺时针旋转拧紧(鲁尔接口通常旋转1-2圈),直至感到轻微阻力。
检查密封性:轻轻拉动管路,确认无松动或药液渗出。若漏液,先检查是否拧紧,若仍漏液则更换三通阀。
排尽气泡
关闭通向患者的通路,打开输液器开关,让药液充满输液管。
旋转阀芯,使药液流入三通阀,同时轻轻敲击阀体排出小气泡。
打开通向患者的通路,观察药液流动是否顺畅,确保无气泡。
三、操作阀芯
调节通路
看标识操作:阀芯上通常有箭头或“ON/OFF”标识,箭头指向哪个接口表示该通路打开。
示例:
输液器药液进入患者体内:将阀芯箭头对准输液器接口和患者接口。
临时推注药物:旋转阀芯,使推药接口和患者接口相通,同时关闭输液器接口。
避免频繁调节
频繁旋转阀芯会增加接口摩擦,导致密封性能下降或空气进入管路。
优化操作:若需频繁推注药物,可长期打开推药接口,用无菌帽盖住,推药前消毒无菌帽即可。
四、使用中维护
定期冲管
长时间使用(超过4小时)或输注黏稠药物(如脂肪乳、白蛋白)时,用生理盐水冲洗三通阀和管路。
冲管方法:
关闭通向患者的通路,将生理盐水注射器连接到支路接口。
缓慢推注生理盐水,旋转阀芯使水流经每个通路,冲净残留药液。
冲管后关闭支路接口,盖上无菌帽。
监测状态
持续观察三通阀及连接管道,确保流体流动平稳、无泄漏或堵塞。
异常处理:若发现泄漏、堵塞或流量不足,立即停止操作,检查并调整三通阀及管道,必要时更换部件。
五、使用后处理
一次性三通阀
按医疗垃圾处理规定,放入黄色医疗垃圾袋,不可重复使用(即使外观无损坏)。
风险:重复使用会增加感染风险,且阀芯磨损可能导致通路调节不精准。
可重复使用三通阀(特殊监测设备)
初步清洗去除药液残留,送供应室灭菌处理。
灭菌后检查外观和性能,确认无问题方可再次使用。
六、注意事项
操作规范
在医生指导下使用,不熟悉操作时勿随意使用。
避免过度用力,防止塑料阀体破裂。
安全提示
注射药物时确保周围环境安全,避免药液污染。
使用螺旋注射器而非平口注射器,防止连接打滑导致爆针。
特殊场景
氧气袋应用:将三通阀一头接氧气袋连接管,一头接氧气管,解决氧气袋开关无法完全闭合导致的漏气问题。
长期留置胃管:将三通管与胃管末端相连,简化管饲饮食操作,防止胃管粘连。
膀胱冲洗:将三通阀三个通路分别连接尿管末端、集尿袋和输液器,避免反复穿刺导尿管,提高使用寿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