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保质期管理
有效期时长
麻醉穿刺套件通常采用环氧乙烷灭菌处理,无菌有效期为 2年。部分产品可能标注具体失效日期(如封口处印有“失效期:2027年12月”),需以包装标识为准。
储存条件
环境要求:常温(一般指10-30℃)、干燥、避光保存。
禁忌行为:禁止冷冻或反复冻融(如某些特殊材质套件需-20℃避光储存时,需严格遵循说明)。
包装保护:未拆封的套件需保持原包装完整,避免挤压或破损。
使用前检查
包装完整性:检查外包装是否破损、污染或过期。若包装破损(如撕裂、穿孔)或过期,必须禁止使用。
灭菌指示卡:部分产品配备灭菌指示卡,需确认颜色变更符合标准(如从粉色变为黄色)。
生产信息核对:确认产品注册证号、生产许可证号等信息与包装一致。
二、使用注意事项
严格无菌操作
环境准备:操作前确保环境清洁,使用无菌巾铺盖操作区域。
人员防护:操作人员需洗手、戴无菌手套、口罩和帽子,避免污染套件。
包装开启:撕开包装时避免接触内部器械,防止污染。
患者评估与准备
禁忌症筛查:
绝对禁忌:穿刺部位感染、凝血功能障碍、脊柱畸形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(如脊髓结核)。
相对禁忌:低血糖休克、血液病、严重脊柱侧弯。
体位选择:根据穿刺部位(如腰椎、神经阻滞)调整患者体位,确保舒适且暴露操作区域。
心理安抚:解释操作流程,缓解患者焦虑,避免因紧张导致肌肉紧张影响穿刺。
操作规范
器械检查:
穿刺针:检查针尖是否锋利、无弯曲或毛刺。
导管:确认无破损、堵塞或连接不紧密。
注射器:检查刻度清晰度,确保药物剂量准确。
穿刺技巧:
定位:依据解剖标志(如椎间隙)或影像学引导(如超声)精确定位。
角度与深度:保持穿刺针与皮肤垂直或按特定角度进针,避免损伤血管或神经。
阻力感知:若穿刺阻力过大或针体弯曲,需停止进针并重新评估。
导管管理:
置管时避免在穿刺针未退出前抽拉导管,防止导管断裂或移位。
导管固定需牢固,使用无菌敷料覆盖,定期检查通畅性。
并发症预防与处理
神经损伤:操作轻柔,避免过度用力推进穿刺针。若患者出现电击样疼痛或肢体抽动,立即停止操作并调整方向。
血管损伤:穿刺过程中回抽注射器,若见血液回流,需调整穿刺方向。
感染防控:操作后保持穿刺部位清洁干燥,定期观察有无红肿、发热等感染迹象。
操作后监测
生命体征:密切监测血压、心率、呼吸等指标,及时发现低血压、呼吸抑制等麻醉相关并发症。
麻醉效果评估:确认麻醉平面是否符合预期,调整药物剂量或速度。
废弃物处理:使用后的套件需按医疗废物规范处理,避免交叉感染。
三、特殊场景注意事项
儿童与老年人:选择小号针头和导管,降低组织损伤风险。
孕妇:避免在腹部或腰骶部穿刺,防止子宫刺激。
急诊情况:优先评估患者生命体征,确保操作快速且安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