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官网!

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188-5252-8877

产品中心

PRODUCT

全国服务热线

188-5252-8877

三腔双囊胃管全流程管理涵盖操作前准备

发布时间:2025-09-30

三腔双囊胃管全流程管理涵盖操作前准备、操作步骤、术后护理与观察、拔管流程及后续护理、长期管理与保养五大环节,具体如下:

三腔双囊胃管.jpg

一、操作前准备

患者准备:

向患者解释操作目的和过程,以取得患者的配合。

患者取半卧位或平卧位,头偏向一侧,清除鼻腔分泌物。

对躁动患者可肌注安定5-10mg或使用利多卡因胶浆麻醉咽部,以减轻插管时的不适感。

物品准备:

治疗盘、治疗巾、三腔双囊胃管、20ml及50ml注射器、止血钳、弯盘、液体石蜡、纱布、床边牵引装置(如0.5kg重物、滑轮固定架、细带)。

检查三腔双囊胃管是否通畅,通过充气实验检查胃气囊和食管气囊是否漏气,并测定气囊容积与压力(胃气囊维持50-60mmHg,食管气囊维持30-40mmHg)。

二、操作步骤

润滑与插入:

用液体石蜡涂抹胃管前端及气囊表面,以润滑管道,减轻插管时的不适感。

经鼻腔或口腔缓慢插入胃管,至咽部时嘱患者做吞咽动作(可饮少量温水辅助),插入深度约60-65cm。

确认位置:

回抽胃液:若抽出无色或淡黄色浑浊液体,提示管端在胃内。

气泡试验: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,无气泡逸出。

听诊法:向胃管内注入空气,用听诊器在胃部听到气过水声。

注气量与固定:

向胃气囊注入空气150-200ml,维持压力50-60mmHg。用止血钳夹闭胃气囊管口,向外牵拉管体至有轻度弹性阻力(表示胃气囊已压于胃底部),用宽胶布将管体固定于患者面部。

若仍有出血,可向食管气囊注入空气100-150ml,维持压力30-40mmHg。用止血钳夹闭食管气囊管口,调整牵引角度,避免压迫心脏或气管。

通过滑轮装置用0.5kg重物牵引,角度40°-60°。

标记压迫时间:

在管体上记录气囊充气时间,便于定时放气。

三、术后护理与观察

体位管理:

保持患者仰卧位,头偏向一侧,便于分泌物引流。

气囊压力监测:

每2-3小时检查气囊压力,确保压力适中。

每8-12小时放气食管气囊15-30分钟,每12-24小时放气胃气囊15-30分钟(放气前口服液体石蜡15-20ml润滑黏膜),防止局部黏膜受压过久。

引流液观察:

定期抽吸胃内容物,观察胃液的颜色、性质和量。若抽出的是新鲜血液,说明止血不太好,应该检查牵引的松紧度并适当调整。

并发症预防:

观察患者有无胸痛、恶心等症状,放气后检查局部有无溃疡或出血。

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,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,防止误吸导致吸入性肺炎。

每日滴注液体石蜡2次,避免鼻腔干燥出血。

每日进行口腔护理2次,预防口腔感染。

四、拔管流程及后续护理

拔管指征:

出血停止24小时以上。

胃管内抽吸液颜色由鲜红转为暗红或黄色。

患者生命体征平稳。

拔管流程:

抽尽胃气囊和食管气囊内气体。

嘱患者口服液体石蜡20ml润滑管壁。

沿鼻腔缓慢拔出胃管,观察有无出血。

后续护理:

拔管后仍需观察病人的情况,包括生命体征、鼻腔及口腔分泌物等。

出血停止后逐步恢复肠内营养,从清流食(如米汤)过渡到低渣饮食,避免粗糙食物划伤黏膜。

五、长期管理与保养

严格无菌操作:

避免感染,使用前后需对胃管进行清洁消毒。

定期更换:

三腔双囊胃管应定期更换,一般建议每3-6个月更换一次。如发现胃管有明显的破损或老化,应及时进行更换。

保存环境:

长期不使用时,需将三腔双囊胃管清洗干净并晾干,放在干燥、无尘、无腐蚀性的地方保存,避免受潮和损坏。


X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huaxingplh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