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好,欢迎访问江苏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官网!

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188-5252-6767

产品中心

PRODUCT

全国服务热线

188-5252-6767

骨穿包使用前必看:消毒、无菌操作与患者准备全流程指南

发布时间:2025-10-16


骨髓穿刺(简称“骨穿”)是临床诊断血液系统疾病、肿瘤分期及感染评估的重要手段。作为一项有创操作,骨穿的安全性高度依赖术前准备的规范性。本文将从消毒管理、无菌操作原则及患者准备三个维度,结合临床实践与最新指南,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科学指导。

 

一、消毒管理:从环境到器械的“双重防线”

1. 环境消毒:打造无菌操作空间

空气净化:操作前30分钟开启紫外线灯对手术室或病房进行空气消毒,关闭门窗、避免人员走动,确保空气中细菌菌落数≤200CFU/m³(参照《医院消毒卫生标准》)。

表面清洁:使用含氯消毒剂(500mg/L)擦拭操作台、床单位及可能接触的物体表面,重点处理穿刺点周围1.5米范围内的区域。

温湿度控制:保持室温22-26℃、湿度50%-60%,避免患者因低温引发寒战或高温导致出汗污染。

2. 器械消毒:骨穿包的“核心安全链”

包装完整性检查:打开骨穿包前,需核对包装是否密封、无破损,灭菌指示卡是否变色(通常为黑色或棕色,表示灭菌有效)。

有效期验证:骨穿包需在灭菌有效期内使用,过期器械可能因灭菌剂失效导致污染风险。

物品清单核对:骨穿包内应包含骨髓穿刺针(不同规格)、注射器(5ml/10ml/20ml)、消毒棉球、无菌纱布、洞巾、利多卡因注射液、载玻片等。若缺失关键物品,需立即更换骨穿包。

3. 皮肤消毒:减少穿刺点感染风险

消毒剂选择:优先使用碘伏(含有效碘0.45%-0.55%)或2%葡萄糖酸氯己定,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碘酊(可能引发皮肤过敏)。

消毒范围与顺序:以穿刺点为中心,由内向外螺旋式消毒,直径15cm,消毒3次,每次范围递减,末次消毒范围最小。

等待干燥:消毒后需等待皮肤自然干燥(约2分钟),避免用纱布擦拭导致污染。

二、无菌操作原则:贯穿全程的“生命线”

1. 人员防护:构建个人安全屏障

手卫生:操作前按“七步洗手法”用流动水洗手,并佩戴无菌手套。若手套破损或接触污染物品,需立即更换。

口罩与帽子:医护人员需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及一次性帽子,遮盖全部头发及口鼻,防止飞沫污染。

无菌服穿戴:穿无菌手术衣时,需确保衣领、袖口及腰部无暴露,避免与未消毒物品接触。

2. 操作流程:从定位到穿刺的“无菌接力”

穿刺点定位:根据患者体型选择髂前上棘、髂后上棘或胸骨柄,用标记笔定位后,覆盖无菌洞巾(洞巾中心对准穿刺点)。

麻醉与穿刺:

麻醉:用5ml注射器抽取2%利多卡因,在穿刺点皮内注射形成皮丘(直径约1.5cm),再垂直进针至骨膜,注射麻醉药。

穿刺:更换20ml注射器及骨髓穿刺针,沿麻醉路径垂直进针(胸骨穿刺需与骨面成30-40°角),至阻力消失后进入骨髓腔。

标本采集:抽取骨髓液0.2-0.5ml(涂片用)或1-3ml(培养用),避免过度抽吸导致溶血。

3. 污染防控:细节决定成败

避免跨越无菌区:操作过程中,医护人员身体任何部位不得跨越无菌洞巾边界。

器械传递规范:使用无菌持物钳传递物品,禁止直接用手接触无菌包内物品。

废弃物处理:使用后的针头、注射器等锐器需放入专用锐器盒,纱布、棉球等感染性废物按医疗垃圾处理。

三、患者准备:从心理到生理的“双重支持”

1. 病史评估:排除禁忌症

凝血功能:术前需检查凝血酶原时间(PT)、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(APTT),血小板计数<50×10/L者需谨慎操作。

过敏史:询问患者对利多卡因、碘伏等消毒剂是否过敏,必要时更换麻醉药物或消毒方式。

体位耐受:评估患者能否保持侧卧位(髂后上棘穿刺)或仰卧位(胸骨穿刺)30分钟以上。

2. 心理支持:缓解焦虑与恐惧

信息告知:用通俗语言解释骨穿目的(如“抽取少量骨髓液检查疾病”)、过程(“像打针一样,但针稍深一点”)及可能的不适(“穿刺时可能有酸胀感”)。

案例分享:展示成功案例视频或图片,增强患者信心。

家属参与:允许1名家属陪同,提供情感支持,但需遵守无菌原则(不得触碰无菌区域)。

3. 体位固定:确保操作精准性

髂后上棘穿刺:患者取侧卧位,双腿屈曲,助手用双手固定患者骨盆,避免移动。

胸骨穿刺:患者取仰卧位,肩背部垫薄枕,使胸骨前突,助手固定患者双肩。

儿童患者:对于<6岁儿童,可采用“包裹法”固定肢体,或使用镇静药物(如水合氯醛)减少哭闹。

四、术后护理:从止血到观察的“闭环管理”

穿刺点压迫: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5-10分钟,直至无出血,覆盖无菌敷料并固定。

生命体征监测:术后30分钟内每15分钟测量1次血压、脉搏,观察有无头晕、冷汗等低血压表现。

活动指导:嘱患者24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,穿刺侧肢体勿过度用力,防止出血。

并发症预警:若出现穿刺点红肿、疼痛加剧或发热,需立即就医,排除感染可能。

结语:规范操作,守护生命质量

骨穿包的使用是骨穿操作安全的核心环节,其消毒、无菌操作及患者准备的质量直接影响诊断准确性及患者预后。医护人员需严格遵循《临床技术操作规范·血液学分册》要求,将每一个细节做到极致;患者及家属则需积极配合,共同构建“医患协同”的安全屏障。唯有如此,方能让骨穿从“恐惧之源”转变为“希望之光”。

骨穿包.jpg

X江苏省华星医疗器械实业有限公司

截屏,微信识别二维码

微信号:huaxingplh

(点击微信号复制,添加好友)

  打开微信

微信号已复制,请打开微信添加咨询详情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