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术前评估与禁忌症筛查
适应症判断
适用于妊娠晚期(≥37周)需引产或促进宫颈成熟的孕妇,尤其Bishop评分≥6分者效果更佳。
瘢痕子宫孕妇需严密监测,加强胎心监护,异常时立即取出球囊。
禁忌症排除
绝对禁忌:胎膜早破、胎盘早剥、活动性生殖道感染、未控制的凝血功能障碍。
相对禁忌:多胎妊娠、前置胎盘出血期、孕妇严重心肺疾病。
实验室检查
术前需完成血常规、凝血功能、传染病筛查(如乙肝、HIV)、白带常规检查,排除感染及出血风险。
二、操作规范与细节管理
器械准备
选择正规品牌的一次性子宫颈扩张球囊导管,确保灭菌合格。
准备无齿卵圆钳、阴道窥器、生理盐水、无菌巾等辅助器械。
操作步骤
体位与消毒:孕妇取膀胱截石位,常规消毒外阴、阴道,铺无菌巾。
球囊置入:
用阴道窥器暴露宫颈,再次消毒宫颈及阴道。
无齿卵圆钳夹住导管远端,沿宫颈侧壁缓慢送入宫腔,确保两个球囊均通过宫颈内口。
球囊充盈:
自“U”接头注入20ml生理盐水充盈子宫球囊,拉至紧贴宫颈内口。
自“V”接头注入20ml生理盐水充盈阴道球囊,使其位于宫颈外口。
依次交替充入生理盐水,每次20ml,单个球囊最多80ml(具体遵医嘱)。
导管固定:将导管近端贴在产妇大腿内侧,避免牵拉。
放置时间控制
球囊留置时间通常不超过24小时,12小时后需评估宫颈条件,若未脱落或未达分娩条件,由医务人员评估后取出。
三、术中与术后监测
生命体征监测
持续胎心监护,观察宫缩频率(正常5-10分钟/次)、强度(宫腔压力20-40mmHg)及阴道出血量(≤50ml/h)。
监测体温,发热(≥37.5℃)可能提示感染,需立即处理。
并发症预防与处理
出血:球囊压迫可能导致宫颈黏膜损伤,出血量超过月经量时需通知医护人员。
感染:术后出现异常分泌物、异味或腹痛,需排查子宫内膜炎。
胎膜早破:若羊水流出,立即取出球囊并评估胎儿情况。
子宫过度刺激:宫缩过强(频率<2分钟/次)或持续时间过长(>90秒),需调整球囊压力或使用宫缩抑制剂。
术后护理
活动指导:放置后平卧2小时,无异常可自由活动,避免剧烈运动或性生活。
外阴清洁:每日用温水清洗外阴,勤换内裤,选择宽松纯棉材质。
饮食调理:多摄入优质蛋白(鸡蛋、牛奶)、维生素(新鲜蔬果),避免生冷、辛辣食物。
四、特殊人群管理
高龄孕妇:加强胎心监护,警惕血压波动及心肺功能变化。
妊娠合并症:
妊娠期高血压:术中监测血压,避免子痫前期发作。
妊娠期糖尿病:关注血糖控制,预防感染。
瘢痕子宫:放置球囊时避免压迫子宫下段,取出后评估子宫收缩情况。
五、医患沟通与心理支持
术前沟通:向孕妇及家属解释操作目的、步骤、可能风险及注意事项,消除紧张情绪。
术后反馈:告知孕妇术后可能出现的轻微腹胀、阴道分泌物增多等正常现象,强调及时报告异常症状的重要性。
后续计划:根据宫颈扩张情况制定引产方案,如人工破膜、催产素静滴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