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腹腔穿刺包是什么?
腹腔穿刺包是医疗中用于腹腔穿刺操作的“工具箱”,集合了穿刺针、导管、注射器、消毒用品等全套器械。其核心作用是通过抽取腹腔积液或组织样本,辅助诊断腹水原因(如肝硬化、肿瘤)、腹腔感染或内出血,同时可进行放腹水减压、腹腔内药物注射等治疗操作。
典型场景:
肝硬化患者因腹水过多出现呼吸困难,需穿刺放液缓解症状。
腹痛伴发热患者怀疑腹腔感染,通过穿刺抽取腹水进行细菌培养确诊。
卵巢癌患者需穿刺获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检查,明确肿瘤类型。
二、腹腔穿刺包内有什么?
腹腔穿刺包的组成遵循“功能导向”原则,每个工具都有明确用途:
穿刺针:
核心工具,通常由不锈钢或钛合金制成,尖端锋利且长度适中,可精准刺入腹腔。
设计亮点:部分穿刺针配备刻度标识,帮助医生控制刺入深度,减少损伤风险。
导管与引流袋:
导管:柔软材质,连接穿刺针与引流袋,用于持续引流腹水。
引流袋:密封设计,防止腹水外溢,部分型号带刻度可测量引流量。
注射器:
抽取腹水:5-20ml注射器用于取样,50ml以上注射器用于大量放液。
注射药物:向腹腔内注入抗生素、化疗药等治疗性物质。
消毒与防护用品:
碘伏棉球/酒精棉片:消毒穿刺点周围皮肤,降低感染风险。
无菌洞巾:覆盖穿刺区域,隔离非无菌环境。
手套、口罩:保护医护人员,避免交叉感染。
辅助工具:
纱布、棉签:按压止血、清洁伤口。
试管及试管架:收集腹水样本,固定试管防止倾倒。
镊子、止血钳:夹取纱布、调整导管位置。
案例:
某患者因肝硬化腹水需穿刺放液,医生使用腹腔穿刺包中的14G穿刺针(直径约2.1mm)刺入腹腔,通过导管连接500ml引流袋,缓慢放出2000ml腹水,患者呼吸困难症状立即缓解。
三、腹腔穿刺包如何使用?
操作流程需严格遵循“无菌、精准、安全”原则,分以下步骤:
术前准备:
患者准备:解释操作目的,签署知情同意书;协助患者排空膀胱(避免穿刺时损伤膀胱);测量体重、血压、脉搏(大量放腹水前需记录基础值)。
环境准备:选择清洁、宽敞、明亮的房间,用紫外线灯消毒30分钟。
器械检查:核对穿刺包有效期,检查包装是否完整,打开后确认所有工具无破损。
定位穿刺点:
常用部位:
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/3交界处(适用于大多数患者)。
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旁开1-1.5cm(适用于腹水较少或肥胖患者)。
体位调整:平卧位或半卧位,暴露腹部,放松腹肌。
消毒与麻醉:
皮肤消毒:以穿刺点为中心,用碘伏由内向外螺旋式擦拭,消毒范围直径≥15cm。
局部麻醉:用5ml注射器抽取1%利多卡因,从皮肤至腹膜壁层逐层浸润麻醉,减轻患者疼痛。
穿刺操作:
进针角度:与腹壁呈30°-45°角刺入,感觉阻力突然消失(提示进入腹腔)。
抽取腹水:用注射器缓慢抽取5-10ml腹水,留取样本送检;需大量放液时,连接导管和引流袋,控制流速(每分钟≤1000ml)。
观察反应:密切关注患者面色、脉搏、呼吸,如出现头晕、心悸、出汗等,立即停止操作并平卧休息。
术后处理:
拔针按压:穿刺完毕后,用无菌纱布按压穿刺点5分钟,防止出血。
包扎固定:覆盖消毒纱布,用胶布固定,测量腹围并记录。
样本送检:将腹水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生化、细胞学或细菌培养检查。
患者观察:术后卧床休息2-4小时,监测生命体征,避免剧烈运动。
数据支持:
穿刺成功率:规范操作下可达95%以上。
并发症发生率:严格无菌操作时,感染率<1%;操作粗暴可能导致肠管损伤(发生率约0.1%-0.5%)。
四、使用腹腔穿刺包的注意事项
严格无菌操作:
穿刺前洗手、戴口罩、无菌手套,消毒范围需覆盖穿刺点周围15cm以上。
穿刺过程中避免触碰非无菌区域,如需调整器械,需通过无菌洞巾操作。
选择合适穿刺点与角度:
避开腹部手术瘢痕、肠袢明显处或妊娠子宫(距子宫外缘≥1cm)。
大量腹水患者放液时,穿刺针先斜行刺入皮下,再垂直刺入腹腔,防止腹水外溢。
控制放液速度与量:
首次放液:不超过3000ml,避免腹内压骤降引发虚脱或休克。
放液速度:每分钟≤1000ml,可边放液边束紧腹带,减少腹水流出速度。
观察患者反应:
穿刺过程中随时询问患者感受,如出现气短、头晕、心悸等,立即停止操作并平卧,给予吸氧、补液等处理。
禁忌症与慎行情况:
绝对禁忌:肝性脑病先兆、结核性腹膜炎粘连包块、包虫病、卵巢囊肿。
相对禁忌:凝血功能障碍、严重贫血、低蛋白血症(需纠正后再操作)。
术后护理:
穿刺点保持清洁干燥,24小时内避免沾水。
大量放液者需卧床休息8-12小时,监测血压、脉搏变化。
如出现腹水外溢,可用火棉胶涂抹穿刺点,及时更换敷料。
案例警示:
某患者因肝硬化腹水行穿刺放液,医生未控制流速,10分钟内放出4000ml腹水,患者突发休克,经抢救后恢复。此案例强调“缓慢放液”的重要性。
五、常见问题解答
腹腔穿刺疼吗?
操作前会进行局部麻醉,穿刺时仅感轻微刺痛,多数患者可耐受。
术后穿刺点可能有短暂酸痛,1-2天可缓解。
穿刺后需要休息多久?
少量放液(<1000ml)者,术后卧床休息2小时即可活动。
大量放液(≥3000ml)者,需卧床休息8-12小时,避免直立性低血压。
穿刺会传染疾病吗?
使用一次性腹腔穿刺包,所有器械均经严格灭菌,无交叉感染风险。
医护人员操作时戴手套、口罩,进一步降低感染概率。
穿刺后腹水会复发吗?
腹水复发与原发病相关,如肝硬化、肿瘤等。
穿刺放液仅缓解症状,需结合病因治疗(如利尿、补充白蛋白、抗肿瘤治疗等)。
哪些人不能做腹腔穿刺?
严重凝血功能障碍、肠管粘连、腹腔内广泛转移瘤者禁忌穿刺。
妊娠晚期、精神紧张无法配合者需谨慎评估。